Page 307 - 國立竹科實中創校40週年紀念特刊
P. 307
每個前輩都有十八般武藝的教學材 合作,因為改變一定是以班為單位,全園
能,對工作總是兢兢業業,也成為我日後 為標的,所以沒有人也沒有班級能夠在這
當一位幼教人踏實的養份。 場變革中當局外人,自己也常想,我們希
望孩子勇於面對挑戰、寬心接受新的思維、
Іίፄɝ 學習跟別人合作、省思自己的不足,那自
在我還沒有進實驗中學附幼前,我在 己是不是也是該付諸行動,成為一個蛻變
台北的附幼是走大學習區的教學模式,每 的實踐者。
個教室就一個大型的學習區(如:積木區、 校慶表演也是在實幼文化裡的另類的
益啟區、語文區…),來到這裡開始接觸 蛻變,從三個班級同一個主題分頭表演,
主題教學,主題教學是找一個跟孩子貼近 從展現表演到結合課程,從整齊劃一到展 4
的題目,跟孩子一起探究。 現自信,過程都很不輕鬆也頗有壓力,但 ―
Ϋ
在那個年代,幼兒園的教室常是燈火 每個階段的改變都有跨時代的意義,我很 ᚥ
通明,大家我總是在孩子們下課後,展開 感謝有創造性舞蹈教學背景的張重文老 ၾ
ज़
另外的備課戰場,在那電腦和電子文書還 師,願意手把手把創造性舞蹈的精神帶領 ၅
沒有風行的年代,連教學日誌都是一字一 著我跟孩子一起學習,讓我看到表演的眼 ―
句用筆寫出來的,主題網也是土法煉鋼, 光從觀眾轉向孩子,創造性舞蹈它可以是
找資料「畫」出來的,但在奮戰的過程中, 個故事、是個文化、是個蛻變的歷程,它
精進自己,也讓自己和同事有更多的互動 也可以將既定的舞步變成自在的伸展,這
與討論,漸漸地也感到自己是實驗人了。 也是它的魅力。
改變是一種經驗,一種習慣,更是
ࠧնઋช 一種能力,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變與不
在高中升學班人員編制的政策下,幼 變之間,什麼是屬於自己進步,即使沒
兒園開始減班,幼兒園的老師也開始有第 有表演上台的時候,仍能創造屬於孩子
一批老師的退休,遇缺不補順勢開始進入 的真正舞台。
縮編的階段,以往六班的編制,逐漸到四
班的編制,不過進步的步伐仍然沒有停止, ኪ୦וዄ
隨著課程的發展,我們陸續參與評量輔導、 在實驗若干年後,前輩們ㄧ個接著一
新課綱輔導、教學課程輔導,參與輔導精 個退休,我來到了行政交替的十字路口,
進課程無可厚非,但帶來的壓力和作業, 我的前一棒是楊璦禎主任,心想她已經把
一樣也沒有少,要存活除了努力還得學習 幼兒園裡外打點到完美之處,跟在「大樹」
௴ࣧ40 ϋߏׂत̊ 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