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5 - 國立竹科實中創校40週年紀念特刊
P. 305
孩子很快就進入主題,有的孩子仍玩與主 4 或 5 小段便成一首簡單的舞蹈,也就可與
題不同的遊戲。這時老師如能細心觀察並 家長分享教學成果了。延伸具加深加廣的
思考如何介入的方法,既能保有孩子自主 意義,是可以從舊經驗中增加新的經驗,
學習,又不妨礙遊戲進行,是能否進入主 也是將遊戲提昇到高層次的學習。
題的重要關鍵。某次教授帶學生來參觀, 不是舞者,但能教跳舞的祕密,就是 4
主任就請她和孩子一起玩。教授小心翼翼 教師需具備觀察及反省思考的能力,再加 ―
Ϋ
地和孩子交談,深怕影響孩子遊戲的進行。 上縝密的課程設計,以及延伸遊戲的概念 ᚥ
可見介入遊戲需要謹慎且具理論基礎的。 而已。篇幅有限。謹以此提供個人的研究 ၾ
ज़
簡單的說,開放教室的精神是:只能啓發 與大家分享。期待實中幼兒園有更多的特
၅
不能勉強,但又要有成果的教學;看起來 色教學,與專業的論述,讓孩子在實中的 ―
有衝突,但用對方法就可以兼顧。 好環境中,有更優質的童年。
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延伸孩子的
遊戲。例如孩子搭好積木軌道,玩丟彈珠
遊戲。老師可以建議同時加寬和加高柱子
與軌道,挑戰玩彈珠的難度,這是延伸一。
再用肢體做出彈珠、柱子、軌道的形狀,
玩動作轉換遊戲,這是延伸二。有了動作
加上節奏就是簡單的律動,舞蹈的雛形已
然形成。難得的是,動作是孩子自行發展
的,老師只是在一旁提示孩子轉換而已。
自發性的律動還有進一步延伸的空間:如
軌道可加入前進的方向,彈珠動作可加入
滾動的力量,柱子也可以增加空間的移動。
有空間、動作、節奏再配合音樂,這就是
舞蹈!像彈珠台這樣的律動小品,集結成
௴ࣧ40 ϋߏׂत̊ 3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