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3 - 國立竹科實中創校40週年紀念特刊
P. 223
的篤行營區後迴轉回到市區。一甲公車承 竭力圓夢。
載了早期實驗人深刻的舟車回憶。
ኪ͛ݺਗ
ሙኪ୦ फᑌึ
「實驗中學給學生的感覺像是一所準 1988 年 ( 民國 77 年 ),高中部高三學
大學,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學風自由,老師 生人數 25 人,高二有兩個班,文組班 21
的教導都並不是只有知識性的傳授,而是 人,理組班 27 人。高一有兩個班,每班
啟發性的引導。老師教導學生要認識自己, 25 人。當時國中部每年級為 3-4 班。校友
要懂得規劃自己的生活。老師給學生很大 談到成立班聯會之起緣乃是因為當時發生
的自由度,而不是給很多框框架架的限制。 一件校園事件,學生發起要團結力量與學
學生日常要讀書,要運動,或是思考人生, 校行政人員進行對話,因此開始有學生自
那都是自己的抉擇。」「在摸索及成長的 治的想法。首屆班聯會章程由校友李天聖 4
過程中,可以和同學討論、查資料,也可 先生草擬,並向當年高中導師唐遠華老師 ―
Ϋ
以向老師請教。當時所聘任的老師心裡有 請益討論後產生。此為第一屆班聯會的緣 ᚥ
一種信念,他們到這所學校來,是要實現 起,當時在新竹地區也是第一所有學生自 ၾ
ज़
一些不同於一般學校填鴨教育的理念,也 治會的學校。後來各屆學生參考各樣組織 ၅
因這樣的自由度,所以有部分家長不放心 章程,經過多次修改,成為現在的章程。 ―
讓孩子就讀本校高中部,當時校長要挨家 班聯會會長之選舉,候選人必須在週
挨戶的去拜訪優秀的國中部畢業生留校就 會時間向高中部同學發表政見,再由全體
讀高中部。國中部入學也不須抽籤,直接 高中同學投票產生。第一屆班聯會選舉有
報名就可入學。當時高中部是獨立招生, 兩組候選人競選。當年班聯會當選會長朱
有一位賀同學是當年新竹地區聯招的榜 振甫博士表示:「學聯會長的身分及工作
首,就是學校遊說他留在本校就讀,後來 內容並不容易,他必須代表學生與校方溝
出國深造且成就斐然。」校友們熱烈討論 通協調,如未能將學生意見妥善表達與處
並追憶他們最懷念的青春時期在母校的點 理,非常容易成為同學責難的箭靶。」
點滴滴。
校友陳如華老師回憶說:「第三類組 ᆀඟ
學生人數即便只有一名,學校仍然會顧及 學校於1985年(民國74年)成立樂隊。
該名學生的特別需要而為他開設第三類組 起初是以國中部學生為主,由外聘的一位
的生物課程。」這樣堅持照顧所有學生的 袁老師和校內蔡仁正老師共同指導。初期
教育理念,影響她日後對於教學理想的堅 學生經過一個暑假的密集訓練後,開學就
持,遇到困難時會朝著目標,克服萬難, 在升旗典禮上吹奏了。
௴ࣧ40 ϋߏׂत̊ 221